NBA劳资纠纷致新赛季前两周泡汤,双方在哪些问题上互不相让?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NBA常规赛若有一场被取消,每家俱乐部负责人将平均损失百万元人民币;若停赛持续一个月,所有运动员将损失约三亿五千万元人民币的报酬。劳资双方在新赛季开始前两周僵持不下,常规赛因此搁浅,俱乐部经营者与运动员均蒙受重大损失,那么劳资双方究竟在哪些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呢?

收入分成相差6个百分点

NBA的劳动合同周期为六年,上一份协议是在2005年签订的,这个夏天即将到达终点。根据上一份合同,球员获得的收入占比是57%,而俱乐部老板的收入占比则是43%。

作为资方的球队所有者代表,NBA总裁斯特恩指出,先前协议中的收益分配方式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致使近些年持续出现亏损状况。上赛季,NBA的30支球队中有22支发生了亏损,总亏损金额高达3亿美元,其中有一半球队亏损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多年的亏损状况让球队所有者感到难以承受,斯特恩因此为新劳资协议提出了收益分配比例为球队所有者占53%,球员占47%的方案。

劳方代表人物NBA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与干事长亨特,在协商过程中决定,球员收入占比将从之前的57%下调至53%。依据上赛季篮球赛事约38亿美元的总营收,若球员分成比例从57%降至53%,则每年将损失约1.6亿美元薪酬,整个6年协议期内总计减少10亿美元收入。

但是即便这样,雇主和雇员都希望收入分配比例为53%,另一方是47%,两者相差6个百分点,这个百分比的收入大概相当于2点4亿美元,这代表劳资双方仅一年在收入分配上的分歧就达到这个数额,要是算上整个6年的协议期限,这个差距就相当大了。

实际上,每次双方各自退让百分之一,就要损失每年四千万美元的收益。每个俱乐部因此每年平均减少一千万美元的收入,每位球员则每年平均少得一百万美元的薪水。当面对关系到自身根本利益的收益分配时,劳资双方都不会轻易妥协,导致谈判反复中断。

“硬工资帽”普通球员受损害

NBA劳资纠纷收入分成_NBA劳资纠纷硬工资帽_nba球队工资帽

这次劳资谈判中斯特恩着重提出两个要求:首先确保俱乐部可以盈利,其次让所有队伍都有机会竞争总冠军,需要构建相应机制。NBA过去为平衡各队实力,曾设有工资上限,即控制每支球队的球员薪资总额,避免财力雄厚的俱乐部用高额薪水吸引明星球员,打造实力过于强大的阵容,导致比赛结果缺乏悬念。

工资帽并非绝对限制,俱乐部负责人可选择缴纳特别附加费来超越该上限球迷网,这对地理位置优越、球迷基础雄厚的队伍极为有利,诸如洛杉矶湖人、波士顿凯尔特人、迈阿密热火这类财力雄厚且主场市场活跃的团队,增加明星球员阵容仅需付出相应税款,而资源有限的球队则难以承受这笔开销,由此导致它们在与强队对抗时处于劣势地位。

NBA还有所谓中产阶级合同等特例,允许球队突破工资帽。

资方这次极力推行固定薪资上限制度,完全取消各项特殊豁免,大幅度提高了奢侈税的额度。以往的奢侈税是按照超出部分等额收取,也就是说每超出工资帽一美元就要缴纳一美元,现在的新规定是成倍增加,因此没有任何球队愿意缴纳奢侈税,最终也就无法超越薪资上限。

球员们明确表示不认同“硬工资帽”制度,亨特形容这为一场残酷的博弈,充分暴露了它对球员权益的破坏性。球员们指出,“硬工资帽”的实施将损害绝大多数球员的利益,特别是那些并非科比、詹姆斯、韦德、加内特等级别的明星球员。这些球员将无法获得球队的长期合同保障,收入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NBA资方与劳资方的分歧,归根结底是围绕“钱”的问题,俱乐部经营者希望削减开支,职业运动员则争取更高报酬。诸如福利承诺、协议细则、薪酬上限等事项,无不牵涉到“钱”的因素。本报记者 黄永顺

相关链接 “硬工资帽”

北美体育联盟始终致力于推行“硬工资帽”制度,这一举措是“球员成本恒定”理念的具体实践,有助于维持各队竞技水平的均衡性,北美橄榄球联赛、冰球联赛以及足球联赛均已采纳“硬工资帽”制度。NBA的投资者们同样期望实施“硬工资帽”,此举被视为符合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其代价是普通球员的收入水平将有所降低,这已成为当前劳资双方协商中的核心争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