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关注柯戴表,每天变得更懂球~
七月一到,篮球重新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竞争激烈。同时,NBA各队负责人已抵达该地,他们将在年度会议上进行另一次较量。具体会有什么情况难以预料,不过勇士队的负责人拉科布上周表示,他们已经面临困境。
篮球联赛一直以来都讲究实力均衡,在这种情形下,为何其他队伍还要针对金州勇士队?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

企业主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较量,探讨球员与其他队伍的摩擦之前,我们先分析NBA的收益如何划分,明白了这个,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就清晰可见了。
职业联赛NBA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现场售票收入、电视播放收益和商业赞助所得。由于各支球队所在的市场条件存在差异,联盟实行集中管理运作模式,所有俱乐部获得的资金首先集中到联盟总部,之后由总部进行统筹分配。当前劳动合同规定,收益在劳资双方间均等分配,即各占一半球迷网,其中一份支付给运动员作为报酬,另一份则由各俱乐部经营者平分。在刚刚完成的2021至2022年赛季里,每位经营者可获约1.5亿元。


若为完全一致的管理模式,那么每一支联赛队伍的经营者每个周期获得的收益都毫无差别,不过NBA的实际运作模式并非这样,NBA的整合管理本质上属于部分整合,各参与方都被授予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权。联盟主导达成的全国性电视转播协议所产生的收益,其中一部分将分配给运动员,剩余部分由三十支球队的经营者平均分配,不过各支球队还有机会签订地方性的电视转播协议,由此产生的收入将完全归各队经营者所有,赞助收入方面也遵循相同规则,球队通过出售赛场周边的广告位、体育馆的冠名权以及训练中心的冠名权所获得的收益,只需上缴一半,另一半则可以保留。就在这些方面,大市场球队和小市场球队拉开了差距。以湖人和雄鹿这两支球队来说明情况,去年11月,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以200亿美金的价格获得了湖人主场的冠名权,湖人需要上缴一半,自己能保留至少35亿美元,而雄鹿2018年以1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20年主场冠名权,这个价格就显得不够突出;在地方转播合同方面,湖人早在2011年就签下了20年300亿,雄鹿直到2018年才签到了7年20亿。
这种利益分配机制并非完全一致,导致NBA里规模大的球队和规模小的球队在经济收入上存在不同。

拓展经营版图时,实力雄厚的俱乐部具备天然的有利条件,首先,由于扎根于人口密集且经济繁荣的区域,通常能够争取到更优厚的本地转播协议,赞助商位以及冠名机会的报价也更为可观,其次,繁华都市的生活环境对运动员更具诱惑力,这种优势助力强队更轻易地创造佳绩,而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又反过来促进其商业价值的提升。联盟每个赛季都设定了最低工资标准,这就导致大投入的球队即便花费很多钱,依然能够获得利润,而小投入的球队就算非常节俭,仍然会面临亏损的情况。
NBA在调节球队财力方面也进行过尝试,例如设立了奢侈税机制,若一个赛季的支出达到特定标准,就需要缴纳额外税款,这笔款项会分配给那些本年度未缴纳奢侈税的队伍,不过这种措施效果有限,勇士队、湖人队、快船队、篮网队等俱乐部都乐意为此付出代价,不惜投入重金组建具备夺冠实力的阵容。

洞悉了NBA的收益划分机制,以及豪门球队能获得特殊待遇的原因,我们便可以理解金州勇士等强队与其它球团的冲突焦点。库里与勇士的合同在2017年到期之后,球队便开始实施高额的财政策略,17-18赛季的奢侈税金额达到3230万美元,18-19赛季则攀升至5150万美元,20-21赛季更是高达1.17亿美元,到了21-22赛季,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到1.7亿美元,这种持续的大手笔投入也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今年勇士队再次登顶,获得了近八年来第四座总冠军奖杯,同时本赛季的经营收益据消息透露已经超过7亿美元,可以说在比赛成绩和商业价值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而小市场球队的经营者们自然不乐意了,利润被他人获取了,冠军也被他人夺走了,面对大市场球队的凯旋,他们打算发起反攻,要么想办法削弱大市场球队,要么从大市场球队的口袋里榨取些资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