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伦敦德比恩怨情仇大揭秘!阿森纳与热刺成立故事全知道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阿森纳同热刺的较量总能点燃球迷热情,因两队球场都在北伦敦,这场较量被称为北伦敦德比。不过对于年轻粉丝以及部分观众,他们对于两队恩怨并不了解。本文将把这段历史和渊源详细讲述。

两队的成立

1882年,热刺板球队由一群年轻球员在托特纳姆建立起来。相比之下,阿森纳最初并非位于北伦敦,而是设立在伦敦东南部的伍尔维奇。这支队伍最初由一家名为“皇家阿森纳”的兵工厂工人创立。后来,球队引进了两名前诺丁汉森林队成员,老东家为了表彰这两位老将,就向阿森纳捐赠了红色队服,这也就是阿森纳至今坚持使用红色球衣的缘由。热刺队组建之初,所穿球衣并非如今通行的白色,而是其他颜色,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为了向当时实力最为出众的球队表达敬意,热刺队经过商议,最终决定将上衣的颜色由深蓝色调整为白色,而短裤则保留了原有的深蓝色。

参与职业联赛

1888年,热刺把主场从托特纳姆湿地迁往诺森伯兰公园,但皇家阿森纳从中阻挠,使得热刺在23支球队投票中一张选票都未得到,导致其想加入南部联赛的打算落空,直到1895年,热刺变得非常职业化之后,才被南部联赛接纳,1899年,热刺实施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迁移,地点是如今正在扩建的白鹿巷。他们于二十纪元首年便夺得南部联赛桂冠,次年赢得首个足总杯冠军,1908年以亚军的身份进入顶级联赛。

起初,阿森纳在普林斯迪公地进行比赛,当时被称为皇家阿森纳队。后来,随着队伍的成长,它赢得了本地多个级别的奖杯。然而,正因如此,阿森纳与英格兰北部的球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俱乐部的非职业教练和业余球员不断被其他职业队伍吸引走。俱乐部在此背景下决定迈向职业化道路,不过因为受到南方业余球队的非议,一段时期内无法参加伦敦足球协会组织的本土比赛。1893年,俱乐部更改了名称。当年球迷网,南部联赛发出邀请,希望其加入联赛角逐,阿森纳由此成为南部地区首家参加联赛的队伍。历经十年的拼搏,直至1903年,阿森纳才得以晋升为甲级队伍。

伏笔?

1887年,有一场双方参与的友谊赛,总共分两个回合进行,中途因为阿森纳队的某些人故意拖延,导致比赛无法按时开始,后来又因为天色已晚,场地上的灯光不足以维持夜间比赛,最终迫使双方提前十五分钟终止了这场对决。到了第二个回合,阿森纳队里却没有出现任何队员故意拖延的情况。尽管热刺队在自家地盘上赢得了比赛,但阿森纳队的球员们坚持认为,如果是在主场,他们能够在完整的比赛时间内击败对手,而且阿森纳队在主场的表现还体现在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净胜球。直到1909年,双方才进行了一场正式的联赛。

土地争端

1913年,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还有一年,阿森纳因考虑球迷关注度等因素,决定将球队从肯特地区迁移到原本属于托特纳姆与莱顿东方所在的北伦敦区域,同为富勒姆和阿森纳的拥有者诺里斯爵士,在合并计划落空之后,选择了在距离白鹿巷较近的海布里地方建造新球场。市中心位置招致其他伦敦球队不满,托特纳姆支持者、海布里住户及伍尔维奇拥趸均表异议,球队却还是在海布里安营扎寨。北伦敦的新家让阿森纳甩掉了伍尔维奇的旧名,变成了如今的称呼。此后阿森纳建造了冠名的地铁站,海布里比托特纳姆更早纳入伦敦范围,令热刺支持者愤愤不平。

恩怨的顶点

阿森纳热刺恩怨情仇故事_阿森纳和热刺为什么是死敌_阿森纳与热刺北伦敦德比历史

1919年,甲组联赛规模有所增加,参赛队伍从20支增至22支。依照惯例,联赛末位的队伍不会直接降级,而是由乙级联赛的前两名晋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联赛最终的名额分配并未遵循这一常规,而是采用了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尽管当时的诺里斯爵士作为球队负责人,阿森纳在乙级联赛中的位置仅排在第五位,而英甲联赛最后两个升级名额由英甲垫底的两支球队和英乙联赛前四名球队争夺,但爵士仍然决定让阿森纳参与这次投票。因为遭遇假球风波,切尔西队先前不幸跌落至联赛末位,诺里斯爵士则趁机利用公众对犹太人的偏见,以同情为幌子策划夺取英甲参赛资格,尽管热刺俱乐部自始至终由犹太人掌控,其队名球衣等标识也始终体现对犹太群体的尊重。当时的联赛主管兼利物浦负责人麦凯恩和诺里斯爵士交情深厚,在他的推动下阿森纳顺利获得升班资格,切尔西也成功维持了在英格兰第二级别联赛的席位,反观托特纳姆热刺却遭遇不测丢了位置,从那以后托特纳姆热刺跟阿森纳结下了梁子,双方变成了死对头

诺里斯爵士与传奇教头查普曼

平和的竞技年代

阿森纳在后来的岁月里始终在顶级联赛中拼搏,一直坚持到如今的英超联赛,而热刺则经历了三次被降级的挫折。两队的表现时好时坏,当查普曼执掌阿森纳时,球队在英伦三岛所向披靡,但在3040年代,热刺却只能在二级联赛中徘徊,直到50年代才再次重返顶级联赛。由知名教头尼科尔森掌管期间,六十年代初英格兰首度捧得双冠殊荣,并且1961至1962年连续两年摘得足总杯桂冠,次年热刺队又赢得优胜者杯,成为首个获得欧洲奖杯的英格兰队伍,与此同时阿森纳队却在联赛中表现不佳,处于下游位置。1970年,梅开始执掌阿森纳教鞭,球队由此开启了一段新的辉煌时期,当年就捧起了欧洲博览会杯的冠军奖杯,这是后来联盟杯和欧联杯的前身,第二年,阿森纳又接连赢得了联赛和杯赛两项桂冠,实现了双冠王的伟业,进入1980年代,两支球队在各项杯赛中都表现抢眼,彼此竞争激烈,多次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温格的时代 叛徒和犹大

1996年,温格从名古屋抵达海布里。彼时英格兰足球界被弗格森执掌的曼联所主导,英超联赛头五年里,曼联四次夺冠的战绩令其他俱乐部倍感震惊。温格仅用两个赛季,便成功瓦解了弗格森曼联的霸权,为阿森纳赢得首个英超联赛冠军。更令人称道的是,圣诞节期间排名第六的阿森纳,在随后的五个月里实现逆袭,最终登顶英格兰足坛,这段经历也成为了足坛佳话。这是穆里尼奥和贝尼特斯等欧洲大陆派系掌管英格兰之后,弗格森遭遇的第一轮战术变革。格拉汉姆,这位曾被誉为阿森纳史上第二位最佳主教练的苏格兰人,在同一年离开了利兹联,转而执掌热刺,这一决定无疑引起了阿森纳球迷的强烈不满。格拉汉姆在热刺效力期间处境艰难,三年间仅赢得过一次联赛杯,俱乐部无法应对球迷的指责,最终解雇了他。与此同时,温格在01-02赛季带领阿森纳再次夺得双冠王,次年又以全胜战绩第三次称霸英格兰。

诚然,背叛者不止格拉汉姆一人,受商业化和职业化影响,球员也有投奔对手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热刺队长索尔坎贝尔,坎贝尔在赛季尾声为了寻求更好的前景以及更高的薪水,对于热刺提供的续约方案一直持消极应对的态度。当了解到温格有意签下他时,尽管巴塞罗那提供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工作,坎贝尔立刻决定加盟阿森纳,他的周薪因此大幅增加到八万英镑。2001年11月,坎贝尔和球队一起前往白鹿巷进行客场挑战,他甫一亮相热身区,就遭遇了热刺球迷的持续嘘声。比赛过程中,一些球迷甚至挥舞着写有“叛徒”字样的标语,而看台上的粗俗叫骂声也如同炮火般集中向他爆发。三年后的阿森纳无败战绩期间,球队在白鹿巷确立了冠军归属,外场比赛观众展示出“为何坎贝尔要抛弃你们”的标语,或许正是热刺支持者的怨念引发了效果,坎贝尔在阿森纳后期表现急转直下,而热刺球迷对此感到兴奋:你们也遭遇了同样命运!尽管如此,阿森纳在温格和亨利带领下,凭借奖杯远远领先于热刺。直到上赛季热刺主场战胜阿森纳从而确定位置之前,阿森纳的支持者一直经历着“圣托特纳姆日”。1995年之后,在每一个赛季里,每当热刺失去追赶阿森纳的希望时,海外的枪迷们就会把这一天戏称为St.'s Day圣托特纳姆日。

本周六,北伦敦德比将在酋长球场再度进行。无论你是新加入的观众,还是资深的球迷,抑或是其他关注者,都建议打开电视屏幕,或者亲临现场感受气氛。这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程,也讲述着不同的情节。这两支队伍之间的纠葛,远未到终结的时候。